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石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6月23日,巫山脆李产销暨消暑纳凉季助推巫山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巫山县召开,14万吨巫山脆李将于7月5日正式上市,并于6月至8月启动消暑纳凉季活动。“以节促产、以会兴旅”,作为巫山县两大支柱产业,脆李和文旅协同发力,释放生态、产业、文化的叠加乘数效应。
近年来,巫山脆李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品牌价值105.17亿元,带动全县超6万户、20万果农增收致富,形成了“好产品-好口碑-好产业-好效益”的闭环,成为巫山县富民助企强县的支柱产业。
“巫山脆李是我们全面打造、全域推广、全民呵护的‘致富果’。”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介绍,科技化赋能,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在生产种植上,巫山县制定了全产业链19项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创建巫山脆李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巫山脆李)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应用“产业大脑+未来果园”智慧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在食鲜保供上,采用臭氧雾化杀菌技术,让冷藏保鲜时间延长至60余天。物流运输聚焦提速、降本、保鲜三个核心要素。构建“空空联运”空中快线,21架无人机组成“空中运输队”,8分钟把脆李从果园运到机场,搭配“脆李专机”,实现全国1000多个城市“今天下单,明天见李”。试运行的巫山至宜昌的长江水运和至重庆的高铁快运两条脆李专线,形成了水陆空铁脆李销售立体网络。创新利用农村客车“捎捎带快递”,降低物流成本。同时联合邮政、顺丰等快递企业,优化赔付流程,让果农卖得安心,消费者买得放心。
记者了解到,巫山县持续推动从单纯“卖产品”向综合“卖风景、卖体验、卖文化”转变,突破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局限,构建三产融合新格局。
6月至8月,巫山县将打造一场集生态康养、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美食品鉴于一体的沉浸式消暑纳凉季。
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本万发布了消暑纳凉季亮点: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恒夏清凉,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4.7万个,为游客提供避暑选择;精心推出四条主题精品线路串起全域景观;第九届巫山脆李开园节暨邮政助力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啤酒露营音乐节、篮球嘉年华等14场文旅活动每周不停。同时推出“云上生活畅游联票”等多重福利及“打卡集章赢年卡”等趣味互动,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巫山的生态本底与产业发展基础,继续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巫山脆李‘百亿级’产业链。”曹邦兴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蜀商证券-可靠的配资平台-配资网了解网上炒股公司-十大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