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那片能拧出水的丛林里,时间好像被炮火和血浆给黏住了。1987年的初春,对刚到老山前线的施连长和他手下的“大功六连”来说,战争这玩意儿,根本不跟你客气。
刚接防阵地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战士小唐在堑壕里忽然听见了不对劲的响动。他噌一下跳上工事,心直接蹦到了嗓子眼。好家伙,两个越军特工,鬼鬼祟祟地已经摸到了离他不过四五米的地方,脸上那紧张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
王牌部队的开门考
这支被敌人惦记上的连队,来头可真不小。他们是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的兵,大名鼎鼎的“潍县团”就在他们团。这支部队,解放战争打出了威风,抗美援朝更是把美军的“北极熊团”给包了饺子,那是写进军史的荣耀。
6连,更是这支王牌里的刀尖子。战前全团搞大比武,他们轻轻松松拿了个全能第一。施连长带来的这130号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兵王。装备更是没得说,冲锋枪、狙击步、迫击炮、高机,火力猛得不像个连队。
4月19号晚上11点,阵地正式交接。从这一刻起,这片1.5公里宽的防区,37个哨位,就全靠他们了。施连长早就听友军说过,越南人自从在松毛岭吃了大亏,就不敢搞大部队冲锋了,净玩些小股部队夜里摸哨的阴招。
他料到敌人会来,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急。21号晚上9点多,指挥所的电话突然炸响。61号阵地的哨长大喊:“前方五十米,有动静!”几乎同时,好几个哨位都拉响了警报,甚至有人看到旁边山腰上手电光一闪。
敌人的算盘精着呢。他们算准了6连刚来,立足未稳,想趁着天黑打个措手不及。晚上9点50分,几颗手榴弹在阵地前沿炸开,越军想借着火光和响声掩护,直接冲上来。
但他们算错了一件事,这可是“潍县团”的兵。不等施连长下命令,前沿阵地的轻重火力就响成了一片,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瞬间就把夜的宁静撕了个粉碎。两门60毫米迫击炮也开始朝着预定目标“咣咣”地砸。
一计不成,敌人又生一计。他们剪断了电话线,还呼叫炮火骚扰我方炮兵。可6连的火力预案早就烂熟于心,虽然前方战士一紧张报错了坐标,炮弹落点偏了点,但歪打正着,一样把偷袭的越军小队给炸得人仰马翻。
战场不只有防守
在老山,像这样的夜晚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从79年到89年,这场边境战争的后期,基本就是各大军区的王牌部队轮着上,大家排队来“刷经验”。这既是保家卫国,也是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磨砺部队。
这种轮战,可不光是蹲在战壕里挨打。更多时候,是我们主动出击,去拔掉越军那些扎人的钉子。就在6连遭遇夜袭的三个月前,兰州军区47军就打了场硬仗,一场载入史册的攻坚战——“黑豹行动”。
他们的任务,是拔掉盘踞在167高地的越军。4连作为尖刀,挑了88个好汉组成了突击队。青海小伙马占福,就是其中一个。这个1966年出生的农村娃,从小就想当兵,作文里写着要去保卫祖国。
1984年他如愿入伍,训练起来像个疯子。1986年,他给家里寄去一个手榴弹的拉火环,信里说:“这是我投向敌人的第一颗手榴弹,把这个环寄给你们,做个纪念吧!”谁也没想到,这话竟然成了一种预言。
呼吸都是一种奢望
“黑豹行动”的凶险,从一开始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1月6号凌晨,第一突击队的12名队员,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摸到167高地下面的一个山洞里潜伏。直线距离才95米,他们愣是爬了快两个小时。
这还不算完。他们要在那个又冷又湿的山洞里,不吃不喝不动弹,潜伏整整20多个小时。冬天的山里,寒气能钻进骨头缝。好几个战士都冻感冒了,为了不发出一丁点声音,只能把急救包里的三角巾死死塞嘴里,把咳嗽硬憋回去。
可意外还是来了。就在总攻发起前,越军瞎打的几发炮弹,不偏不倚就落在了突击一班的潜伏点。战士郗文华当场牺牲,董永安和李秋平身负重伤。董永安离敌人哨位只有10米,身上十几处伤口血流不止。
他知道,只要自己稍微动一下,整个行动就全完了。战友想过来,他轻轻摆手。为了不让自己痛得喊出来,他抓起一颗手榴弹,把木柄死死塞进嘴里,一只手的手指深深抠进了泥土里。他就用这个姿势,撑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同样重伤的李秋平,也拒绝了救助。总攻开始后,他凭着最后一口气,推着机枪往前爬了60多米,身后是一条骇人的血路。这两个年轻人,用生命告诉了世界,什么叫钢铁意志。
一腔热血洒南疆
1月7号早上7点,我军300多门大炮同时开始怒吼。突击队员们像下山猛虎一样冲了上去。但在清剿一个屯兵洞时,一个隐藏的暗堡火力点,死死压住了我军的进攻势头。
负责爆破的马占福,抱着爆破筒就往前冲。结果,一发子弹打中了他的腹部,肠子都流了出来。剧痛让他昏了过去,但震耳的枪炮声又把他给喊醒了。他看了一眼战友,二话不说,把肠子往肚子里一塞,拖着重伤的身体继续往前爬。
在离洞口只有两三米的时候,他用尽全身力气一跃而起,拉燃了爆破筒,猛地塞了进去。没想到,里面的越军反应也快,一声怪叫,又把冒着烟的爆破筒给扔了出来!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马占福没有一丝犹豫,捡起爆破筒又塞了回去。这一次,为了不让敌人再扔出来,他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抵住了暗堡的射击孔。在爆炸的前一秒,他回头冲着战友的方向,用尽生命最后的气力,大喊了一声:“班长!”
一声巨响,马占福和工事里的五名越军同归于尽。他用自己的命,为部队炸开了一条通路。后来战友们发现,他的手指上,还紧紧套着两个拉火环。身上,还有一封他早就写好的遗书。
结语
战斗结束后,人们整理马占福的遗物时,发现了一盘他战前录的录音带。这个面对死亡都面不改色的硬汉,对着录音机,没有留下任何豪言壮语。他只是用颤抖的声音,一遍又一遍,连续喊了26声“娘”。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撕心裂肺。无论是6连那场漂亮的防守反击,还是“黑豹行动”里那21位烈士换来的惨胜,都只是那场十年战争中的一个片段。基辛格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没错,向那些把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疆红土地的英雄们,致敬!
蜀商证券-可靠的配资平台-配资网了解网上炒股公司-十大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