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媒体公开承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并促成俄乌停火,基辅将提名他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这一表态将远程导弹与和平奖捆绑,看似矛盾却暗含深意,射程2500公里、可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在泽连斯基口中成了“让俄罗斯人清醒”的谈判工具。
克里姆林宫随即警告,此类武器若交付,将摧毁俄美关系并导致冲突“实质性升级”。 一枚导弹,三方博弈,这场围绕“战斧”的外交拉锯战,正在成为俄乌冲突中最危险的转折点。
从拒绝到技术磋商的逆转
乌美关于“战斧”导弹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泰希在10月10日的简报中透露,早在近期美乌领导人会晤前,乌方已提出获取“战斧”的请求,当时美方直接给出了否定答复。 转折发生在2025年9月底,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白宫正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不到两周后,特朗普于10月6日在白宫宣称已作出“某种决定”,仅需明确乌克兰的使用意图。这一转变被泽连斯基形容为“未听到任何‘不’的回答”,双方团队随即转入技术细节磋商,包括导弹型号、交付形式及配置方案。
射程覆盖莫斯科的威慑力
“战斧”巡航导弹并非普通武器。 根据公开数据,其最大射程达2500公里,巡航高度仅50-150米,命中精度在30米以内,可携带454公斤高爆弹头或核弹头。 对乌克兰而言,这意味着能够打击俄纵深目标,包括莫斯科在内的核心城市。
泽连斯基直言,这种能力可“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俄方指出,部分“战斧”型号具备核常兼备特性,乌克兰缺乏独立操作该系统的能力,需美军人员直接参与,这恰恰触动了俄方划定的“红线”。
美国的算计
美方的态度看似积极,实则充满谨慎。 英国《每日电讯报》分析称,美国可能采取“交付但限制使用”的策略,既向俄施压,又避免直接冲突。 此外,导弹交付需耗时数月,且美军当前“战斧”库存主要保障海空军战备,短期内难以大量调拨。
特朗普政府提出由欧洲北约盟友出资购买导弹,美国负责提供武器。 这种“欧洲买单、美国操作”的模式,被舆论批评为将盟友视为“白手套”。
俄罗斯的警告
克里姆林宫对“战斧”导弹的潜在交付反应激烈。 普京在10月2日明确警告,此举将导致局势“实质性升级”,俄美关系中新出现的积极势头也会被破坏。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进一步强调,这可能成为冲突的“重大升级节点”。
俄方还暗示,若美军通过技术支持间接参与导弹操作,俄可能视其为美国的直接介入。 与此同时,俄军已开始评估加强防空系统,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远程打击威胁。
泽连斯基的困局
对泽连斯基而言,“战斧”导弹既是军事需求,也是政治筹码。 乌军当前急需远程武器突破战场僵局,尤其面对俄军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能源基地的困境。 深层的意图在于,泽连斯基试图通过“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交易,向特朗普传递停火谈判的诱惑。
这种捆绑策略风险极高,特朗普曾公开质疑援乌价值,并暗示可能要求乌克兰接受领土让步作为和谈条件。 乌方必须在武器援助与政治妥协之间找到平衡点。
欧洲的角色
美国提议的“欧洲出资”方案将北约盟友置于尴尬境地。 若欧洲国家同意出资购买“战斧”并转运乌克兰,将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对抗;若拒绝,则可能被美国指责为“背离联盟责任”。
此前,欧洲已在美国压力下为乌克兰提供F-16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机,此次导弹议题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战略困境。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蜀商证券-可靠的配资平台-配资网了解网上炒股公司-十大配资平台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